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

大江洪流资产:三大周期定义U型大反转

  • 文学
  • 2025-02-25 15:46:11
  • 6

  来源:大江洪流资产管理

  “大江洪流资产董事长姜昧军近日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市场行情并非单纯的流动性反弹,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同时技术范式转变带来的长周期变化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A股市场未来可期。

  姜昧军也提及,作为机构投资者,大江洪流资产将更关注宏观经济反转和技术变革带来的长期投资机会,而非短期流动性机会。当前,A股市场短期或存在小盘股投机现象,但从长远来看,与实体经济回暖相关的股票将更具上涨潜力,“主升浪”也更可能由大型股票主导。”

大江洪流资产:三大周期定义U型大反转

  当下正处于牛市的起始阶段,中国资本市场具备该阶段的典型特征。一般而言,牛市的开启常源于流动性,当流动性良好时, 此时市场活跃度提升,热点频出且快速切换,成交量也会相应放大。尽管过去三年人们对宏观经济普遍悲观导致趋势性的下行,但当下股票市场正日趋活跃,热度已从局部或个别行业逐渐向全市场扩散,这与2006-2007 年、2008-2009 年的牛熊转换特征相似。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一部分观点认为,中国经济面临房地产下行压力,失业率尚未有效降低,1 月份(春节期间)CPI 为0.5%仍处于低位,宏观指标未显示出明显的 U 型反转趋势。而另一部分人则保持乐观,他们的信心来源于诸如 DeepSeek大模型的发布,以及娱乐传媒领域 “哪吒 2” 这类现象级产品和标志性事件的出现。分歧巨大的观点和现实也使得市场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状态。

  我们通常用三个周期来衡量市场,分别是短期货币政策的流动性周期、宏观实体经济增长周期和科技创新的产业长周期逻辑。

  货币周期作为一个短周期指标,通常在经济周期性下行中后期,尤其是危机等短期冲击因素发生,货币政策往往是最有效的对冲工具。例如,9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后实行零利率政策,1992年零利率政策实施初期,市场情绪迅速回暖,日经225指数在1992年底回升至16000点,较年初上涨了12%。但流动性推动的市场行情并没有持续性,日本资本市场很快因宏观基本面未得到根本改善而陷入长达二十年的下行。

  欧洲五国在 2008-2009 年后也实施了零利率政策,虽短期内成功将 CPI 推升至正常水平,但在近几年叠加新冠疫情,经济再次陷入低迷,此后欧洲继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再一次稳定住资本市场。我们发现政府在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后,流动性对于市场企稳以及短期表现起到非常好的“托底”效果。当前我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位于1.77%附近,处于2000年国债常态化发行以来最低10%分位,流动性宽松对中国资本市场反转构成了有力的支撑力量。

  从宏观实体经济增长的长周期角度看,此前受地产下行持续影响的中国宏观经济正处于货币、财政政策加持下的反转时刻。从宏观经济政策层面分析,我们发现市场已处于一个转折点,这一转折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全面转向为标志,财政政策在总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尤为重要。

  还以2009 年次贷危机后的资本市场为例, 4 万亿财政计划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随着2025年 3 月份“两会”的临近,市场对财政政策充满期待。市场普遍认为仅靠货币政策难以实现经济的 U 型反转,财政政策在对冲海外冲击、弥补国内需求不足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在当前流动性宽松但市场尚未完全走出底部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有望推动经济进入新的发展周期。当前的宏观经济已经显露出反转的趋势,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就是一个重要信号。一线城市二手房连续 4 个月环比上升,今年1 月份一线城市整体出现环比上升。这表明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反转不仅仅在前期资本市场中有反映,今年财政政策扩大赤字规模,加大消费、新质生产力、房地产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这也意味着真金白银的财政投入将修正此前对宏观经济的悲观预期,资本市场将迎来宏观实体经济预期的新周期向上的力量。

  技术突破引领的创新超级周期将改变中国资本市场过去三十多年的内在逻辑。科技创新的长周期在美国股市表现得尤为明显,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美国股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进入超级周期,虽然过程有波动,美股持续了创纪录的二十多年的上涨周期。本质上这种周期并非由流动性驱动(并非美联储放水所致)。尽管美联储政策在过去几年间大幅波动,如 2020 年以来,疫情期间实行零利率,随后连续十几次加息至 5.25-5.5% 的高位,又降至目前的 4.25%-4.5% 左右,期间甚至导致部分金融机构倒闭,但美国股市基本不受影响,对流动性脱敏,这与国内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认知截然不同。其背后的根源在于技术周期的力量。从 2000 年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到互联网泡沫破裂,移动互联时代支撑着美国股市持续上涨,美股纳斯达克指数为代表的科技公司大幅度上涨。2020 年以后,尽管美国经济基本面不佳,通胀率最高达到 9%,但由于进入人工智能(AI)即通用人工智能(AGI)时代的开启,“七姐妹” 公司受益于技术突破带来的新产业革命的机会。股市依然保持强劲。

  回看中国,同样存在这三个周期的特征。在流动性周期方面,受房地产下行影响三年后,自去年 9 月 24 日起,宏观经济中的流动性进入超级宽松状态,流动性正在为市场企稳回升创造坚实基础。

  在宏观经济反转周期上,市场期待 2025年3 月份“两会”期间财政政策的加码,以助力实体经济走出通缩,房地产数据已传递出积极信号,实体经济正在修正此前的悲观预期,转向全面的乐观预期。从技术创新引领的资本市场长周期视角看,港股科技股正在创造由技术进步驱动的超级周期。过去,在 2000 年的移动互联网领域,中国主要是跟随者,虽有阿里、腾讯等企业,但仅在应用层面有所作为。然而,随着 DeepSeek 的发布,中国有望建立起独立于美国的技术和产业体系集群,在这一轮技术发展中与美国并驾齐驱。目前,A 股和港股出现的现象便是超级周期的雏形。

  综上所述,我们相信市场对中国经济体的流动性重估(对以往货币政策的重新评估,去年 9 月已完成)、对实体经济反的转重估(从房地产数据等看,实体经济正在反转,3 月财政政策或进一步强化)、对科技创新长周期的重估(在港股和美国金龙指数上体现,美国金龙指数已连续 4 个月上涨,走势强于 A 股)会以递进增强的方式予以确认,并于未来形成能量巨大的共振。我们认为此次市场行情并非单纯的流动性反弹,而是宏观经济在多种因素叠加下的结果。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拳,推动经济企稳向好,实现实体经济的转折,同时技术范式转变带来的长周期变化也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可期。(完)

有话要说...